目录
空间·形式·建造
折叠建筑——空间、形式和组织图解韩林飞;王卓飞;5-11
再造形态:一门建筑学专业基础“艺术造型课程”实践与探索于幸泽;12-22
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形式追随环境”——响应环境的交互式建筑表皮专题设计教学实践冯刚;王丹旭;23-30
基于单元预制装配的建构训练——浙江大学“基本建筑”系列设计课程之“木构亭”王嘉琪;王卡;31-37
基于操作“与”观察的结构训练——“过街廊”课程设计罗晓予;王卡;38-41
现象的自然与建筑的抽象——空间观察教学探微任书斌;郑彬;42-47
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研究
场地生态学方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潘剑彬;48-53
园林专业工程类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昆明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施卫省;张彬;54-58
新思想与新方法
“不可预知”的设计教学——人工智能思路的数字化设计教学初探刘小凯;赵冬梅;张帆;59-63
理念输出·性能导向——本科四年级绿色建筑专题设计课程策划赵娜冬;刘丛红;杨鸿玮;64-71
新工科建设视角下的建筑构造教学改革——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构造教学为例苗展堂;张晓龙;72-81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建筑构造课程研究虞志淳;82-86
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
“理念·支撑·目标”一体化的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王科奇;87-94
以CIPP教育评价模型为基础的建筑学五年级综合创新实践课程评价改革探索解丹;曹雅蕾;王雯;95-99
多课题多角度的创造性设计思维训练——同济大学建筑系三年级平行自选设计教改思考张凡;李镜宇;100-104
城市规划研究
中、美、日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模式比较研究王江波;陈敏;苟爱萍;105-112
房·车·城——移动空间重塑互联城市冯昊;徐跃家;113-119
后疫情时代的建筑学思考
概念式建筑设计竞赛对新冠疫情的回应与思考——以2020年基准杯一等奖作品为例陈家炜;王蒙;辛善超;120-128
疫情时代建筑学专业线上教育开展研究——以华中地区为例王振;陈芷昱;129-134
札记
基于移动互联时代的微空间模块化设计教学郭娟利;贡小雷;王苗;135-138
宅与“宅”——隔离语境下住宅空间与其精神性的思考宁涛;139-143
青年论坛
建筑的“地方图式”:对现代主义建筑的修正邹雨薇;郑东军;144-150
万物通灵:赛博格植物城市的互联探讨牛怡霖;徐跃家;151-159
基于中美比较的我国无家可归者救助路径与方式的探究与思考孟扬;戴俭;160-164
空间转译与整体生成王佳;刘丛红;赵娜冬;2
基于“空间再造”的素描表现实践张易;于幸泽;165
磁悬浮原理下形成的建筑形态辛善超;陈家炜;王蒙;166